•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地震局> 上级文件
索引号: 123417004862874262/202009-00021 组配分类: 上级文件
发布机构: 市地震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地震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方案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09-15
索引号: 123417004862874262/202009-00021
组配分类: 上级文件
发布机构: 市地震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地震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方案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09-15
地震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2020-09-15 15:22 来源:中国地震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按照中国地震局党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的意见》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坚持问题、目标导向,着力解决制约监测预报问题短板,对标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和监测预报国际发展动态趋势,提升监测预报现代化能力和水平,研究制定本方案。

  一、形势和现状

  (一)新形势新要求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震减灾救灾工作,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做出了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先后作出了27次重要批示、74段重要论述,对于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特别指出要“以人为本,有备无患,进一步推动预警体系建设,加强预报研究,科学发布预警”,是指引监测预报业务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

  中国地震局党组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按照“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研究出台了《中国地震局党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的意见》等7个重要指导意见,构建了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局党组强调,地震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是地震部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聚焦主责主业,以资源集约、服务高效为重点,优化调整业务架构和任务布局,重点把“国家队”建强,不断完善地震业务运行机制,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地震业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加快业务体系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地震业务现代化水平。为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二)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建成5000余个数字化地震监测站点,形成了国家、省和市县三级地震监测网络,为地震预报、地震应急救援、震灾预防和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地震监测能力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达到2.5级,在人口密集城市达到1.5级。实现了国内地震2分钟左右的自动速报、10分钟左右的正式速报。在首都圈、福建沿海、甘青宁交界以及川滇交界等地区建成了地震预警示范区。形成了“长、中、短、临”渐进式地震预报思路,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地震部门和台站结合的震情监视跟踪工作机制,有效指导长期抗震设防和年度应急准备,并对某些破坏性地震做出有减灾实效的短临预报。先后颁布实施了2部行政法规、3部部门规章和60余项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初步规范和约束了全社会地震监测预报的行为和活动。

  近年来,国际地震监测预报预警领域取得明显进展,为地震监测预报业务改革发展提供了目标导向。在地震监测方面,综合应用新型传感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站点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观测模式;站网设计向低成本、密集化、全频域、多手段融合方向发展;开展空间对地、深井和海洋等多手段立体监测。在地震预报方面,强化大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地震预报方法研究,发展了基于运动学和动力学物理过程的概率预报模型,对地震高风险地区开展了长期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从传统经验预报向物理、数值预报转变。在地震预警方面,融合多手段观测数据,基于人工智能分析处理技术提升预警速度和精度;利用精准化、专业化应急处置技术,实现高铁、核电、燃气行业智慧型预警,预警技术从概念、试验走向工程应用,并成为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现有监测预报业务体系明显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和不适应的问题,特别是从监测站网、仪器装备、运行维护、数据服务、地震速报、地震预报到业务评估等监测预报业务链还存在问题、短板和空白。同时,监测预报业务在体制机制和科技人才支撑等方面也存在不足。

  1.监测站网布局顶层设计缺失。功能目标单一,对公共服务需求考虑不足;布局不合理,特别是西部多震区监控能力不足,存在监测空白区;监测台站观测环境受干扰问题日益突出。

  2.仪器装备管理不规范。研发、准入、校标、淘汰机制缺失,标准化水平低,仪器稳定性、可靠性不高,抗干扰能力差;仪器装备的升级改造和选型规划筹备不足,专业仪器装备依赖进口严重,缺少自主技术储备;生产方式落后,有效供给不足。

  3.运行维护保障体系不健全。缺少全国统一的监控平台和在线校标系统,台网运行管理业务分散;运维定额缺失,备机备件不足,社会力量发挥不够,台网运行整体质量不高。

  4.数据共享和服务能力不足。观测环境变化、台站迁移、观测设备更换、设备升级和观测方式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已严重“污染”了观测信息。缺乏对观测信息的客观分析,已严重影响观测系统建设科学性、科研结果可靠性、预报准确性和服务有效性。资料质量监控关键环节缺位,实时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流程尚未建立。资料整体利用率低。

  5.速报和预报布局流程不合理。地震速报业务布局和流程不简明集约,技术系统升级换代缓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又快又准”的问题。地震预报长中短临滚动衔接不紧密,风险预报业务缺失,效能发挥不充分。地震预警未形成业务能力,预警的社会服务尚属空白。

  6.业务评估体系缺失。对各业务环节尚未开展系统评估,观测手段和站点只做加法不做减法,预报工作和震例总结及时性、有效性不足,业务产出可靠性、科学性难以保证。

  7.职责不清,规制体系不健全。主体责任不清、分工不明确,业务同质化严重;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备,业务运转不规范、效率低下;业务区域协同和开放合作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合力。

  8.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监测预报与科研互动不够,紧密跟踪国际前沿动态不足,应用新技术不充分;科研成果业务化能力不足,对社会需求迫切、技术条件成熟的工作,未能及时形成业务能力。

  9.人才队伍不适应业务需求。领军人才匮乏,骨干团队支撑业务发展能力不强,基层队伍能力整体不足;业务培训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显著。

  面对形势和问题,监测预报业务发展绝不能再次错过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

  二、改革目标与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部署,聚焦主责主业,以资源集约、服务高效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调整优化监测预报业务架构和局属单位任务布局,创新运行机制,加强监测预报业务“国家队”和人才梯队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和市场积极参与监测预报工作,以创新驱动和信息化为重要途径,对标国际科技前沿,提升监测预报业务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实现监测预报业务全面转型升级,显著提升监测预报业务服务效能,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改革目标

  到2020年,完成监测预报业务现代化发展基本框架,监测预报核心业务流程清晰、任务布局科学规范,主体职责明确、任务分工合理,管理制度基本健全、运行机制日趋完备,地震监测网络基本满足业务需要,监测预报总体能力达到发达国家同期水平、服务效能明显提升,为小康社会地震安全能力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5年,初步完成监测预报业务现代化建设,完成全业务链布局,以国家级业务单位为核心的业务组织体系高效协同运转,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得到充分应用,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监测预报总体能力进入发达国家前列,服务能力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到2035年,建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综合集约的监测预报业务体系,率先实现监测预报业务现代化,监测预报总体能力国际领先,监测预报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全面实现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本原则

  问题导向。聚焦制约监测预报业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不适应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成因,坚决破除管理体制机制障碍,牢牢把握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研究针对性、根本性的落实举措,构建监测预报业务现代化发展基本框架。

  目标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需求、面向国际发展前沿,对标国际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加快业务体系升级转型,为实现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创新驱动。充分应用现代先进技术,建设现代化地震监测预报新系统。大力推行管理创新,实现监测预报业务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地震监测预报数据信息服务的现代化。

  合作开放。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开放、合作、共享的新机制,充分向国内外借智借力,凝聚社会力量,激发市场活力,合力推进监测预报业务发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各项国家重大战略部署。

  (四)总体布局

  以业务架构布局、任务布局、管理规制布局改革为核心和切入点,梳理明确监测预报业务工作内涵、重构业务流程,调整优化局属单位业务架构和职责配置,立改废并举调整完善管理规制,带动监测预报业务改革的全面深入实施。

  建设技术先进、功能完备、集约化标准化的监测预报业务架构。实现地震监测系统智能化感知、处理和管理,地震观测台网布局优化,仪器装备管理健全,运行维护保障有力,形成多圈层、多块体和多物理场同步监测能力,建成覆盖我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立体化的地震观测体系;实现地震观测数据采集、汇交、存储、应用的全流程质量监控,提高观测数据可用率,形成全局全量、标准规范、交互协同、面向用户的地震数据共享服务体系;完善长中短临多路科学探索的地震风险预报业务布局,健全层次清晰、协调联动的震情监视跟踪体系;建成涵盖地震预警、地震速报、地震编目、地震烈度速报、灾情速报等为核心的地震紧急快报业务体系。

  完善职责明确、科学规范、运转高效的监测预报业务任务布局。进一步厘清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业务单位职能职责,形成统筹协调、分工明确、集约高效、分级负责的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国家级业务单位的牵头指导作用,强化省级业务单位属地负责的主体责任,夯实市县级业务单位的服务基础。加强地震部门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协调一致、体系完备、执行有力的监测预报业务运行机制。建立科研业务相互融合促进的交互反馈、区域协同和开放合作机制,形成科技支撑、协同配合、多元共建的全业务链条动态管理格局。按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政策规划等不同层级构建制度体系,提升业务法治化水平。按照标准层级、业务方向和标准类别三个维度构建标准体系,提升业务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机制,打造适应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队伍。通过机制、制度、标准和人才建设,加快完善地震监测预报业务管理规制体系和业务考核评价机制,促进业务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激发组织创新活力,显著提升管理运行效能。

  三、改革任务

  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地震业务体制改革的关键。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调整业务架构和任务布局,建立集约高效的业务运行机制和科学完备的现代制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实现地震监测预报预警业务提质增效。

  (一)强化公共服务,构建集约高效的业务架构

  针对地震监测预报业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能力短板空白,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和发展趋势,面向政府、社会、行业和公众需求,以强化公共服务为目标,针对监测站网、仪器装备、运行维护、数据服务、地震速报、地震预警、地震预报、业务评估等环节构成的业务链开展改革设计,构建科学合理、流程清晰、协同集约的业务架构。

  1. 厘定目标,强化产出,构建立体地震观测体系

  科学设计地震监测台网,按照产出和服务的功能定位,分为测震台网和地球物理台网,发展空间对地、深井和海洋观测系统,调整优化台网布局,填补监测空白,消除监测盲区,在重点区域开展高密度观测,构建覆盖中国大陆及周边的观测系统。

  (1)测震台网

  以“又快又准”监测地震活动为主要目标,利用测震、强震动观测手段,固定与流动相结合,对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非天然地震等引起的地面震动进行监测,快速准确地测定地震参数,获取大震近场加速度记录。

  产出即时的地震速报和地面震动严重程度烈度图,为政府、公众、行业快速了解地震破坏水平和应采取的应急避险措施提供紧急信息。

  产出城市地区、生命线工程和关键设施的高分辨破坏与影响评估结果,估算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建构筑物破坏情况,为应急响应、挽救生命和减轻破坏程度提供辅助决策,并为震后重建和改进建筑规范、抗震设计、施工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产出连续可靠的原始观测数据、观测报告、综合地震目录、余震序列等系列产品,为地震预报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2)地球物理台网

  以产出精细、科学、准确的地球物理参数为主要目标,结合成场成网的密集观测,固定与流动相结合,对重力、电磁、地壳形变、地下流体等地球物理场背景及精细变化进行监测。针对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据不同监测手段技术成熟度,定期产出不同时空分辨率的地球物理参数。按照共享、开放、融合、协同的发展理念,从较为单一的观测平台向多功能综合观测平台转变,实现“一站多用、一网多能”的地球物理场观测。

  监测全国重力背景场值及其变化。产出中国大陆地壳不同深度介质密度变化、布格重力异常、重力势能变化、构造应力场变化等时空分布图,为高精度大地水准面模型构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和地震预报等科学研究提供基础参数,服务于矿产资源普查、航空航天器导航和战略武器制导等领域。

  监测全国电磁背景场及其变化。产出中国大陆岩石圈磁场分布、磁化率相对变化、地电场方位和强度、地电阻率相对变化等时空分布图,为中国及周边地区地磁参考场模型构建、区域地下介质电性结构、岩体裂隙结构、地震预报等科学研究提供动态监测产品,服务于民用航空、军事国防、矿产资源、地质灾害监测等领域。

  监测全国地壳形变场及其变化。产出中国大陆地壳运动位移场、速度场、应变场、潮汐参数、主要块体及边界运动和地壳应力应变等分布图,为地球动力学、断层活动及危险性分析和地震预警应用等科学研究提供应力应变场时空变化参数,服务于基础测绘坐标系建设、军事测绘、国土勘界、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地质灾害环境监测和重大工程灾害风险管理等领域。

  (3)构建空间对地、深井和海洋观测系统

  在地基观测系统基础上,综合利用天基、空基、深地、海基等多种观测手段,融合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构建立体观测系统,提升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场整体监测能力。

  围绕大震巨灾危险源和风险源监测,发展LiDAR、InSAR、重力和电磁卫星等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应用,提高立体监测的时空分辨率,实现从单点观测向立体多维观测的技术跨越。发展无人机探测和艇载综合地球物理观测技术,面向重点地区和重点时段,开展电磁、重力、声波/声重力波、红外等空基对地观测。发展深井超宽频带测震、井下阵列式综合地球物理观测技术,获取深部固体和流体等微动态变化信息。建设海岛、海底综合固定观测台阵,开展海域重力地磁流动观测,提高海洋监测能力。

表1 地震监测台网布局改革前后对照表

表1

  2. 质量为先,全程监控,健全仪器装备管理体系

  建立由发展需求、技术要求、研制、定型、许可、使用、运行保障、质量监督和退出等环节构成的仪器装备全链条业务管理体系。重点推进仪器装备发展需求研究,强化新型地震传感器研发技术储备和先进观测技术应用,提升仪器装备稳定性、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健全仪器装备计量体系,建设配套的计量检定规制标准、工作流程和技术平台,定期开展计量检定或校准;建立仪器装备业务运行状况通报制度,开展质量跟踪,为仪器装备准入和退出管理提供依据。

表2 仪器装备管理改革前后对照表

表2

  3. 整合资源,创新模式,优化运行维护及保障体系

  整合建立全国统一的运行监控平台和业务流程,实现监测台网信息流、控制流、状态流的远程实时监控和在线校标等平台升级。建立国家、省局和综合地震台为主体的分布式监测台网运维体系,整合地震仪器装备片区维修维护中心和备机备件库,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渠道,建立国家统筹、属地为主、社会为辅的设备维修维护机制。推进监测台站管理改革,强化台站数据处理分析、异常核实、社会服务等功能,强化地震台站标准体系建设,推进地震台站由单点管理向区域综合管理转变,实现“有人看护、无人值守、远程维护、多维产出”的新模式。建立业务运维定额标准。

表3 运维和保障改革前后对照表

表3

  4. 强化质控,搭建平台,构建地震数据共享服务体系

  推进数据标准化建设。实现数据采集汇聚、加工处理和应用服务等各环节的标准全覆盖;规范数据接口,统一元数据管理,保障各环节有效衔接和数据一致。

  加强数据内在质量控制。加强多源数据管理,汇聚全局全量数据,按需分发;深化数据加工处理,按统一标准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质量分析和产品加工,实现数据产品格式统一。

  建设开放互联的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引入通用数字对象标识(DOI)体系,实现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和数据共享服务的标准、高效。面向用户提供数据共享,强化数据应用服务,为社会经济建设、行业部门、科学研究、应急决策、地震预报预警和速报等业务提供所需数据及产品。

  强化数据全流程监控。实现数据从采集端-汇聚端-处理端-应用端-服务端全流程在线可视化实时监控,明确监控指标,加强异常告警和风险预评估。

表4 地震数据服务业务改革前后对照表

表4

  5. 应用集约,服务导向,提升速报能力和构建预警业务

  建立数据汇集、分析处理、信息分发和产品服务一体化、集约化、自动化业务流程,实现地震速报“又快又准”。建立跨学科、跨部门的地震速报技术联合创新和成果应用机制,发展基于机器深度学习地震速报技术,在地震参数精确测定和自动编目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依托全国统一的地震业务云中心,按照“统一部署、两级应用”原则,建立全国统一、协同高效的地震速报和编目业务体系,逐步取消原有五大片区地震自动速报,以及台站、台网人工地震编目业务。

  建立包括地震速报、烈度速报、破裂过程、余震分布等专业产品的全链条服务平台。从单一的传统天然地震速报业务,拓展到涵盖天然地震、非天然地震以及其他大型地面震动事件的速报业务。

表5 地震速报业务改革前后对照表

表5

  构建预警业务流程。建立地震预警观测数据汇集基础平台、数据处理核心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分析、判断、加工实时观测数据,融合多手段观测数据,基于人工智能分析处理技术提升预警速度和精度,及时产出地震预警信息产品,通过各种通信媒介和终端分类推送至社会公众和行业用户。

  建立预警信息分级发布机制。在华北、南北地震带、东南沿海、新疆天山中段、西藏拉萨等全国五个重点地区形成完善的地震预警能力,使之具备秒级灾害性地震预警(烈度VI度及以上)和警戒性预警(烈度IV-V度)能力。预警信息实行省级属地化发布、市县级转发,服务于政府部门、特殊行业(如高铁、核电站、化工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学校、医院、大型商场)以及民众自主避险。

表6 地震预警业务改革前后对照表

表6

  6. 优化流程,综合研判,发展地震风险预报业务

  优化预报业务流程。厘清长中短临和震后趋势预报业务,科学界定预报震级下限,拓展重大活动和特殊时段地震安全保障服务,逐步推进长期预报结果向社会公开。强化长中短临逐级指导,优化月、季和年度会商工作流程,完善滚动评价工作机制,实现十年预报每五年、年预报每半年、季预报每月、月预报及时滚动更新。完善长中短临和震后趋势预报技术方法体系,建设全国一体化地震分析会商技术平台。

表7 地震预报业务架构表

表7

图1

图1 震情滚动会商机制

  建立长期地震风险预报业务。综合利用地震地质和地球物理探测等资料,构建断层模型。融合地震观测资料和地球物理参数,构建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结合历史地震活动,建立适应区域构造特点的地震背景发生率模型。综合研判给出未来十年尺度的发震概率。建立中短期地震风险预报业务。通过理论分析和震例回溯性检验,动态评估各种技术方法的中短期预报效能。在长期地震风险预报的基础上,科学客观识别地震前兆异常,运用多种地震预报技术,综合研判给出未来月、季、年尺度的发震概率。推进传统经验性预报向数值和物理预报拓展,逐步提高概率风险预报水平。

表8 地震预报业务改革前后对照表

表8

  7. 量化指标,跟踪问效,健全业务评估体系

  建立涵盖监测站网、仪器装备、运行维护、数据服务、地震速报、地震预警、地震预报、业务评估等环节的业务评价体系。完善以可检测、可评估、可比较的客观量化数据为基础的指标体系,涵盖台网设计目标,观测站点建设、台站环境因素、仪器装备水平、数据产品质量、核心软件效能、会商技术方法、预报准确度、业务效能等主要因素。建立专职队伍或引入第三方机构,定期开展业务评估,划分质量等级,作为技术方法、业务平台准入和退出的重要依据,健全震例、重大震情和阶段性监视跟踪总结制度。

表9 业务评估体系改革前后对照表

表9

  8. 项目带动,技术引领,提升业务现代化水平

  持续推进监测预报业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泛亚工程,填补监测空白,更新仪器装备,升级技术系统。充分应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和科技创新工程等创新平台产出的成熟、先进技术,凝练和实施重大项目,构建地震危险源与风险源的识别、动态跟踪系统,实现对巨大地震危险源和重大地震灾害风险源的全域识别,对巨大地震危险源的高精度、高分辨率和全过程监测,对重大地震风险源的动态跟踪监控;构建地震风险智能分析和灾害模拟仿真实验平台,实现地震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产品的快速、自动和高质量产出,以及针对巨大地震危险源和重大地震风险源的动态识别、智能分析和实时快速处理,为地震风险智能分析和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支撑服务,辅助抗震救灾应急处置、地震减灾决策。

  通过项目带动,建成天基、空基、地基、深地和海基观测综合集成,布局科学、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运行可靠的立体地震观测体系,全面实现观测业务现代化,观测要素、布局和时空分辨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地震预报、地震应急决策和地球科学研究需求,综合观测能力和主要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权责清晰的任务布局

  全面梳理国家级和省级业务单位的监测预报任务设置,对重复交叉、布局不科学的任务进行归并整合,形成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统筹协调、分工明确的三级任务布局。对业务产出同质的工作,原则上由省级业务单位负责产品产出,国家级业务单位负责核准。

  1. 建强“国家队”,发挥国家级业务单位牵头指导作用

  负责地震监测台网统一设计、统一监控、统一产出,制定统一的仪器装备、数据产品和信息服务规范。牵头负责流动监测的设计、建设和运维,牵头负责空间对地、深井和海洋观测的设计、建设和运维。牵头负责仪器装备研发、计量、列装和维修。负责地震速报和烈度速报的自动报,牵头负责全国地震速报和烈度速报的核准并发布正式报。牵头负责全国地震应急产出和统一地震编目。

  承担全国地震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检验评估和观测产品制作业务,负责制定相应的业务规范和业务管理规章。

  负责地震预警的复核,负责地震预警信息的全国转发。

  负责全国地震长期预报、中期预报、重大短临预报和震后趋势预报,开展地震风险预报,指导省局开展辖区内短临预报和震情跟踪工作。负责提出全国地震预报科技监测需求。负责组织全国地震预报工作总结。

  牵头负责全国统一的监测、预报、预警技术平台运行维护。负责建立业务评估指标体系,牵头负责全国业务评估。

  2. 做优“省级队”,强化省级业务单位属地主体责任

  建立震情跟踪协作区制度。协作区负责组织协调区内各单位震情监视跟踪和短期、临震预报。

  省级业务单位负责测震台网、地球物理台网、流动监测、空间对地、深井和海洋观测系统的建设、运维并参与设计,承担仪器装备计量传递和比测,承担辖区内各类地震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检验评估和观测产品制作业务,负责地震速报和烈度速报初报,负责地震速报、烈度速报和应急产出正式报的辖区转发。负责地震预警信息的辖区发布。负责辖区内短期、临震、震后趋势预报,参与中期预报。负责辖区内监测、预报、预警技术平台运行维护和业务评估。

  3. 夯实“市县队”,筑牢市县级业务单位服务基础

  在国家和省级统一规划和指导下,根据本区域特点和震情形势,开展辖区内地震监测工作,强化监管和服务;开展辖区内地震预报工作,强化异常现场核实和群测群防等震情跟踪工作;开展辖区内地震预警工作,强化辖区地震烈度与预警信息等转发、服务和宣传。

表10 地震监测预报任务布局表

未标题-4

  (三)加强统筹兼顾,创建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

  1. 建立科研业务交互机制,形成良性循环业务生态

  建立业务发展需求研究与发布机制,定期发布地震监测预报领域科技进展、监测预报需求报告;建立业务和科研双向评价机制,将科技对业务的支撑和贡献纳入研究所考评,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纳入业务单位考评;优化监测资料质量评价制度,加大预报预警效能评价比重。健全科技成果业务化机制,及时将技术条件成熟、社会迫切需要的科研新成果新技术转化为业务工作。

  依托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应用“5+6+1+N”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国内相关领域和部门的协同创新,持续开展多尺度全方位系统研究,在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突破进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监测预报领域重大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利用大型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加强地震预报方法研究,提升业务能力水平。

  2. 建立区域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协调发展业务布局

  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开展监测预报业务一体化试点,落实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战略。通过资源整合与任务调整,优化台网规模结构,促进功能分工合理。区内各单位统一技术标准和业务平台,统一测定发布地震信息,统一构建地震前兆特征库和典型干扰库,建立联合会商和异常核实工作制度,形成区域一体、协同发展的监测预报业务新机制。

  依据构造单元和地震重点危险区,成立若干震情监视跟踪协作区,组建联合工作组和专家团队,组织协调区内监测、重大异常核实、会商研判、短临预报等震情监视跟踪工作,定期开展震情监视跟踪业务交流,带动补强力量相对薄弱省局提升业务能力。

  3. 建立开放合作业务机制,形成多元参与共建格局

  发挥部门主导作用,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建立资源开放共享和使用监管政策制度,推动跨部门资源融合与共享。建立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培育市场力量发展,适合由社会力量提供的服务事项,交由社会承担,吸引企业参与仪器装备研发列装、台网运维、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建立观测数据交换共享机制,深化与国际机构、其他行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开放合作。定期发布业务领域科技研发指南,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源和力量参与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引导、组织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完善和修订相关制度,加大震情会商的开放力度。形成地震部门主导、市场资源配置、社会力量参与的开放合作新格局。

  (四)构建制度标准体系,创造规范有序的业务发展环境

  从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政策规划等不同层级构建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促进地震监测预报业务流程化、决策程序化、考核定量化。按照业务架构推进流程管理规范化设计。推动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逐步建立长期和年度地震危险区信息、震后趋势判定意见公开发布制度,以及会商技术方法准入退出制度。建立地震监测预报预警效能、数据质量、技术方法的评价制度,定期开展回溯检验。

  按照标准层级、业务方向和标准类别三个维度构建层级明晰、简约适用、适度前瞻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适用于地震监测预报业务领域的基础类标准,引入适用于公共技术领域的通用类标准,研发适用于不同学科测项的专业类标准,为实现系统标准化,过程规范化,数据资源化,服务精准化,运维智能化提供技术依据。

  (五)坚持业务精通素质过硬,打造适应发展的人才队伍

  推进科学合理的地震监测预报人才梯队和团队建设,支撑监测预报业务转型升级,推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依托“地震科技英才计划”,遴选或引进一批能带领团队攻关监测预报领域关键难题的首席专家、业务带头人,探索建立首席预报员机制;利用“全员素质提升计划”,在监测预报业务前沿、重点领域和业务一线,选拔并重点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赴国外进行短期或长期学习访问和合作研究,开展东西部、研究所和业务单位之间人员挂职交流;围绕地震监测预报技术瓶颈问题,结合“5+6+1+N”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组建若干个监测站网、仪器装备、运行维护、数据服务、地震速报、地震预警、地震预报、业务评估等环节核心技术的协同创新实体。

  构建和完善由管理制度、组织机构、课程讲义、讲师队伍、软硬件支撑平台构成的监测预报业务培训体系。根据监测预报业务发展需求,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完善培训质量评估体系,提高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培训主体,充分利用社会培训机构;科学设置分级分类的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并结合实际动态调整;加强师资力量和实操平台建设。

  推行以岗位职责和绩效为基础的监测预报人员分类考评制度,建立基础业务骨干专项绩效机制,制定监测预报业务突出贡献人员激励奖励政策。

  四、保障措施

  地震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局党组深化地震事业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推动改革,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细化方案,抓好改革任务落地。机关有关内设机构分工负责督导推进相关改革任务落实、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机关有关内设机构、各单位要加大协同配合力度,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加强督促检查,对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沟通、科学应对、妥善解决,切实推进地震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逐步有序深入。

  (二)加大投入,保障重点

  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鼓励地方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机制。强化资金监管,切实发挥资金使用效率。加大监测预报基础能力提升、重点项目、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经费投入。

  (三)宣传引导,营造氛围

  各单位,特别是涉及任务调整的单位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干部职工大局意识、全局意识,深入宣传改革的重大意义,积极回应干部职工重大关切,耐心解疑释惑,让改革深入人心,特别是做好转岗人员技术培训,形成共同推进改革的良好氛围。抓好改革试点工作,切实体现“谁先改革、谁先受益”,大力宣传阶段性改革成果,发挥试点带动作用。完善改革容错机制,保护广大干部职工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先行先试、大胆创新。

  (四)评估反馈,动态调整

  建立健全改革工作动态评估和反馈机制,对于不适应改革发展的举措进行动态调整,持续优化改革方案。建立考评机制,将改革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单位主要负责人年度、任期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五)信息化支撑,协调推进

  通过数据资源化、业务云端化、服务智慧化的信息化路径,依靠集约整合、标准化改造和新技术升级等手段,打造平台开放、网络可靠、信息安全、架构标准、技术实用的地震信息化基础设施,切实加强数据资源共享,促进业务应用高效协同,有效提升业务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推进监测预报业务现代化,支撑地震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相关的体制机制创新、业务服务升级和工作流程再造等措施的落地生根。

  五、进度安排

  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需要在整体部署的基础上分步实施、试点先行,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8-2020年)为改革试点阶段。在顶层设计框架下,开展专项改革设计,厘清任务分工,优化业务流程,编制相关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重点是推进国家级业务单位改革,建立仪器装备准入和业务效能评价机制,开展监测预报业务一体化协同工作试点。新增业务和区域性改革调整基本到位。形成业务现代化发展基本框架。

  第二阶段(2020-2025年)为全面实施和转型升级阶段。在地震系统全面推进业务体制改革,完成全链条业务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和工作规程体系设计,实施地震业务能力提升项目,完成仪器装备基础设施升级换代,建设全国统一的监测预报业务平台,初步形成功能完善、集约高效、技术先进的地震监测预报现代化业务体系。

  第三阶段(2025-2035年)为全面现代化建设阶段。推进台网智能化转型,实现地震监测预报系统泛在感知、智能处理、高效管理和精准普惠,预报预警成为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手段,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基本建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综合集约的监测预报业务体系,实现业务现代化。

  附:主要改革任务清单

表13

表14

表15